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注册 
首  页  多彩池州游  多彩池州风  池州政务  预定中心  池州论坛

民族民间    历史文化    红色文化    夜郎文化    现当代文化    文化名人    精彩活动

   
· 逆光摄影的四种艺术效果
· 小“腰”精收腹排毒5诀窍
· 数码相机如何选择合适的分辨...
· 迎神下架
· 新潮时尚衬衫+裙的搭配
· 祈子民俗
· 献供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附...
· 8个小绝招让睫毛快速增长
· 不同天气状况的摄影技巧(下...
 
        
 
·宋江
·章大方
·王建中
·程梅
·陈志精
·宋齐丘
 
   民间工艺  
陶 瓷 器
书画经卷
 
   综合新闻  
 · 冒牌网站跻身搜索引擎前列
 · 新休假方案进入最后论证 五...
 · 依托生态优势做大旅游产业
 · 出国旅游最好自备药物
 · 留意合同的灰色地带
 · 出境游巧用信用卡
 · 正确休息 合理饮食 消解旅...
 · 潜水保健小常识
 · 必读的欧洲游“功课”关键词
 · 海滨游玩小心漂浮的水母
 · 皮肤晒伤后的紧急救护 3
 · 皮肤晒伤后的紧急救护 2
 · 皮肤晒伤后的紧急救护 1
 · 雨中旅游的注意事项
 · 教你四招回击“野蛮托运”
 · 旅游部门提醒游客:暑期出游...
 · 罗布泊秋季探险手册
 · 夏日海滩自我保护手册
 
 
 首页>>多彩池州风>>夜郎文化>>列表
现代大亚湾的渔家婚俗
时间:2007/7/16 作者:迷麓 (26840)次   
  大海中,贴着“喜”字的两条渔船上遍插彩旗,破浪前行。二十位妇女列队船舷,头束红带、梳发髻,插满金簪银钗,身穿滚边蓝衫黑裤,光脚,手持彩竿。鞭炮一响,锣鼓齐鸣,船舷上的妇女们踩着鼓点,摆动彩竿作奋力划水状,口中发出有节奏的呦喝声,两船遥相呼应。船顶层的狮子也和着鼓点起舞,顾盼生姿。这是曾盛行在大亚湾一带渔乡婚礼上的迎亲仪式。

  改革开放使大亚湾的渔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代化的生活依然掩不住浓郁的渔家传统气息。前日,记者有幸参加了东升渔村一位青年渔民的迎亲仪式,亲身感受了渔乡婚俗礼仪的文化魅力。

 划桨舞里存记忆

  上午八时,东升渔村码头喜气洋洋。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新衣裳嬉戏着、打闹着。而妇女们则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忙着洗菜切菜。村民说这里的风俗是一家办喜事,亲朋来帮忙。

  新郎的舅公带我们参观了洞房。床头边上亮着的两盏桅灯和桌头上摆放的四个桔橙却显示着别具一格。新郎的舅公介绍说,桅灯象征着夫妻幸福美满白头偕老,而桔橙则是祝福小两口早生贵子。

  村里老人介绍,长期以来,渔村的青年男女多是托媒通婚的。如今虽然是自由恋爱,但托媒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媒婆通常由女方指定,主要传递女方婚嫁意愿。接下来,男女双方共同择日结婚,这叫做“报日”。当天,男方要设宴席,款待双方亲属和邻里。

  九时,迎亲的两条渔船前往新娘家迎娶。一离开码头,铜锣开响,鼓声阵阵,两条船船舷边上的渔女们就手持长竿,模仿起划桨的动作,和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划桨舞”。以前人们是划着船去迎亲的,现在渔民用上了现代化的渔船,不再划船桨了,渔民们就把划桨动作演变成了舞蹈,用这种方式来保存久远的记忆。 
   

  二十分钟后,渔船到达大陆岸边。迎亲渔船吸引了大批行人驻足观看,两位外国游人也在一旁好奇地张望,记者邀请他们一起前去观礼。

  此时,新郎和新娘坐的轿车来到海边。顿时,船上的鞭炮响成一片。一位迎宾打着一把缠上红巾的伞,另一位迎宾手拿一个小小的簸箕来到小车旁。老渔民告诉记者,用伞和簸箕放在新娘头顶,可以筛掉厄运。

  新娘笼着洁白的婚纱从汽车里出来,在迎宾的护送下登上渔船。

  船刚一驶离海岸,鼓点一响,渔女们就又跳起划桨舞。一位老人说,以前,渔民靠人力划桨,迎亲回来时大家高兴,就会互相竞速,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现在不用划桨了,人们改用唱歌跳舞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渔歌唱答曲悠扬

  船过半渡,舞停。忽一人在船头用闽南语唱起渔乡小调,声调婉转悠扬。曲音刚落,那船一女从人群中站起,引吭高歌,歌声在大海中飘扬。你方唱罢我登场,渔歌唱答,引来阵阵笑声。一位渔民向记者介绍,以前迎亲时新郎要带上“唱歌婆”,用“叫白”方式(即对唱)让新娘出来,现在很多仪式虽不是那么严格了,但人们还是借此表达自己激动愉悦的心情。

  快到东升渔村码头时,两船扯起一面面小小风帆,风帆上面挂一块花布。新郎的一位香港亲戚说,风帆既是缅怀祖先海上谋生故往,又寄托了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良好祝愿。

   婚俗表演旺旅游

  船一抵岸,鞭炮声响成一片。码头上挤满了村里的乡亲和外乡游客。女孩子们在岸边手持彩棍,也跳起了划桨舞。两位渔家少女一个拿一把缠着红带的伞,一个拿上有绿叶红包的簸箕分开人群,登上迎亲船。片刻,在伞和簸箕的遮挡之下,新郎偕头顶红盖头的新娘走出船舱。岸边,鞭炮、锣鼓声响彻海滨。

  新郎带着新娘走向新家,一路上接受人们的祝贺。人们把迎亲船上的那小小风帆也带了过来,不断地扯起放下。围着风帆,妇女们又跳起了自创的舞蹈,笑声连成一片,把迎亲推向了高潮。记者问旁边一位兴奋的小伙子,以后结婚打不打算也用这种方式。那小伙回答说:“当然喽,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嘛。”

  据说,渔村的迎亲习俗,世代沿袭200多年。旅游局袁秀新副局长说,渔家婚俗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礼,其中有不少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旅游局已经把婚礼习俗改编成文化表演项目,为前来大亚湾旅游的团队演出。

现代大亚湾的渔家婚俗
关闭】  
无内容
  相关评论>>
 
首页  上页  下页尾页  
发表评论
昵 称:
内 容: